在城市化进程中,停车难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青岛,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正以实际行动回应市民关切,通过加快停车设施建设,为市民打造便捷、智慧的停车环境。今年上半年,青岛在停车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新增了大量停车泊位,还创新性地利用棚改腾空地和桥下空间,构建智慧化停车楼,全方位提升城市停车能力。
市办实事,民生工程显成效
今年上半年,青岛已启动49个公共停车场新建项目,同时推进49个续建项目,成功建成并投入使用28个停车场。这一系列举措,直接新增了6382个停车泊位,有效缓解了城市停车压力。此外,121个酒店、商场、写字楼等公建类停车场以及57个住宅小区停车场的开放共享,进一步盘活了近2万个泊位,为市民停车提供了更多选择。
创新利用棚改腾空地
针对老旧城区土地资源稀缺的现状,青岛采取了创新举措,充分利用棚改腾空土地、城市边角地和老旧小区规整土地,新建改造了一批居民“家门口”的停车场。例如,大连路5号停车场项目,位于无棣路历史文化街区,新增26个泊位,虽不多,却有效缓解了周边停车位紧张的问题。市北区上半年建成投用的14处停车场,新增泊位超过4100个,同时完成了26处公建类停车场和1处住宅小区停车场的开放共享,盘活既有泊位2900余个,显著提升了老城区和重点旅游景区的停车便利性。
智慧化停车楼,破解公交“住房”难题
青岛不仅关注小型车辆的停车需求,还关注公交车的停放难题。全省首个智慧化公交综合立体停车楼——静江路智慧公交停车楼项目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竣工投用。该项目共设置120个公交停车位、130个小型车停车位及69个新能源充电桩,不仅解决了公交车的停放难题,还满足了周边市民停车和充电需求,极大提升了土地利用率。
未来展望:深挖停车资源,推进停车智慧化
青岛未来将持续聚焦停车难题,以老旧小区、商圈、学校、医院等区域为重点,深挖停车资源,优化“全市一个停车场”平台,推进停车智慧化,提升城市静态交通承载能力。青岛正以实际行动回应民生期待,让市民在享受城市生活的同时,感受到更加便捷、智慧的停车体验。
青岛的这些举措,不仅体现了城市管理的智慧,更彰显了政府对民生工程的重视。通过持续推动停车设施建设和智慧化升级,青岛正向着更加宜居、便捷的城市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