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搭台破解停车困局,金安三里桥街道:车位降价激活社区治理微循环

日期:2025-11-13 标签: 停车费 小区停车 浏览数: 12次

现场见闻:车库“活”了路面“畅”了

      “以前下班回家得在小区绕三圈找车位,现在直接开地下车库,1分钟就能停好车。”11月中旬,记者在金安区三里桥街道铃兰苑小区走访时,业主王女士指着入口处的智能道闸介绍。如今这里的地下车库车位使用率已从25%跃升至60%,而就在一个月前,这里还是“地面堵车、地下空荡”的尴尬景象。

      小区主干道上,以往早晚高峰常见的占道停车现象已难觅踪影。团结社区工作人员翻开台账:“10月份停车纠纷投诉只有1起,比之前每月四五起的情况明显好转。”这一变化,源于一场由区政协牵头推动的停车费调整行动。


政协搭台破解停车困局,金安三里桥街道:车位降价激活社区治理微循环


问题摸排:锁定“高价闲置”恶性循环

      “地下车库月租150元,管理费每年360元,不少业主觉得不划算。”作为小区联帮单位,金安区政协在下沉走访中发现核心矛盾。通过“微信群征集+入户访谈”,专项工作组摸清关键症结:物业需承担照明、保洁等运营成本,却因定价未充分征求意见陷入“高价运营—业主抵制—车库闲置”的怪圈,地下车库空置率常年维持在70%以上。

      “收费依据不透明是纠纷导火索。”区政协联帮小组成员透露,连续3场座谈会上,业主代表反复提及定价疑问,而物业方也拿不出细化的成本核算表。这一发现让工作组明确方向:破解难题需兼顾业主负担与物业可持续运营,更要搭建透明的协商平台。


多方协商:算出“民心价格”激活资源

      10月底,区政协牵头组织区城管局、三里桥街道、社区、家诚物业及业委会代表召开协调会。记者从会议记录中看到,各方围绕成本构成展开激烈讨论:物业方公示车库建设分摊、月度电费等明细,核算出基础运营成本;业委会带来300余户业主的心理价位调查;城管部门则提供周边小区收费参考标准。

      最终达成的共识兼顾各方利益:地下车位月租降至125元,年管理费下调至200元,同时明确“收支账目每月在公示栏更新”。“这不是简单的降价,而是算清了‘民生账’和‘运营账’。”三里桥街道负责人解释,定价既保证物业基本收益,又让业主感受到诚意。


政协搭台破解停车困局,金安三里桥街道:车位降价激活社区治理微循环


提质配套:让“降价”更有“温度”

      值得关注的是,降价并非终点。在协商过程中,业主提出的“车库昏暗、安全无保障”等问题同步得到解决。记者在地下车库看到,破损的照明灯已全部更换为LED灯,新增的6处监控摄像头实现无死角覆盖,入口处的智能道闸可快速识别车牌。

      “以前晚上不敢走地下车库,现在灯亮了、监控多了,心里踏实。”业主李先生的感受道出关键——区政协推动的“降价+提质”组合拳,让业主从“不愿停”变为“主动停”。物业负责人也表示:“使用率提升后,虽然单价下降,但整体营收反而稳中有升。”


治理启示:小车位撬动基层治理大文章

      “基层治理的堵点,就是我们联帮的重点。”区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铃兰苑案例的核心价值在于搭建了“多方对话”机制。这种“摸透症结—协商定价—设施提质”的闭环处理模式,为老旧小区停车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智慧停车资讯网(www.parkinginfoweb.com)了解到,三里桥街道已启动该模式的推广工作,对辖区内3个存在类似问题的小区开展专项排查。“下一步将建立‘季度评估’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管理方案。”街道办工作人员透露,通过小切口解决民生大问题,正成为当地激活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路径。

      记者离开时,铃兰苑小区公示栏前几位业主正驻足查看最新的车库收支明细。阳光透过新换的路灯洒在整洁的车库通道上,一辆辆私家车有序停放——这个曾经的“治理堵点”,如今已成为社区和谐的“亮点”。

相关资讯

推荐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