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停车场 “抬杆” 背后:停车难题与破题之策

日期:2025-01-20 标签: 停车难题 停车资源 浏览数: 127次

      在烟台的城市脉络中,停车问题如同一块亟待雕琢的璞玉,关乎着市民生活的便捷与城市的有序发展。近日,芝罘区的庆栋、锐新以及莱山区的玉岱大厦三处位于主干路上的停车场,集体 “抬” 起收费杆,免费向市民开放,这一举动,不仅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更在城市的街头巷尾掀起了一阵关于停车问题的热议。


烟台停车场 “抬杆” 背后:停车难题与破题之策


免费开放:车辆有序与烟火气回归

      这三座停车场的免费开放,带来的是肉眼可见的变化。收费杆的抬起,让车辆出入更加迅速,原本利用率不高的车位如今被充分利用。在胜利路与华茂街交叉口的锐新停车场,记者看到了这一显著变化。曾经,由于停车场收费,不少前来周边餐馆就餐的客人为节省几元停车费,选择将车临时停在路边,给交通秩序带来了诸多困扰。经营快餐店的蔡女士对此深有感触,她表示以前为了避免客人车辆被 “贴条”,还得时常出店帮忙留意。而现在,街边乱停车现象明显减少,停车场周边的道路也变得更加通畅。

      在庆栋停车场,变化同样显著。这处原本被私自占用作为经营性停车场的地块,在相关部门的整改要求下,停止经营收费,拆除标识牌,锁闭原收费人员使用的房屋。如今,中午时段该停车场的 “上座率” 超过了 3/4,有效缓解了周边商圈的停车压力。海港路拓宽后,周边商圈停车矛盾突出,而免费停车场的出现,丰富了主干路的 “配套资源”,让市民的出行更加便捷。


停车之困:日益凸显的车位缺口

      尽管这几处停车场的免费开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停车压力,但烟台中心区的停车难题依然严峻。随着汽车普及率的不断提高,烟台市的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据 2023 年《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 2023 年底,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 218.69 万辆,每百人汽车保有量超过 30 辆,几乎每 3 个人就拥有一台车。

      如此庞大的汽车保有量,给公共停车场的经营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在市民反映停车难最为集中的中心区,虽现有停车点位 43 万个,但按照停车规划配比 1:1.2 计算,仍存在约 15 万个标准停车位的缺口。即便算上一些具有停车条件但未规范的点位,仍需解决 1.75 万个停车位。

      “停车难” 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老旧小区、景区景点、重点医院、学校及商圈等地。以滨海一线为例,旅游旺季时停车缺口高达 900 至 1200 个,大量车辆无奈停放在人行道上;芝罘区老旧小区因原规划建设的限制,配建停车位不足,夜间停车矛盾突出,停车缺口达 1.43 万个;学校、医院、商圈等区域停车资源分布不均衡,潮汐停车现象严重。


破题之路:“一场一策” 的精准治理

      面对停车难题,烟台市相关部门积极行动,于去年 11 月出台《烟台市公共停车场经营管理专项整治方案》,向 “停车难”“停车乱”“收费乱” 等问题亮剑。针对各区市停车场规模和经营管理情况的差异,采取 “一场一策” 的分类治理方式,力求精准解决问题。

      太平湾停车场作为海上世界区片的重要停车场,此前多次被下达整改通知书却效果不佳。专项整治行动中,芝罘区停车办联合区综合执法局形成合力,有效打击了违法违规行为,使其目前已免费对外开放。芝罘区春江停车场,虽于 2020 年设立并收费,但因其地块性质为国有储备用地,不能用于经营。芝罘区停车办组织多部门联合执法,约谈经营者并要求整改拆除收费设施,同时,该地块远期将按原规划建设,恢复国有土地的合法权益。

      自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烟台市全面排查 3 类整治对象、9 个方面重点问题,截至 1 月初,累计排查停车场 1853 处、停车位 268837 个,整改 227 处违规问题停车场。通过 “一场一策” 的治理方式,有效解决了占用公共空间、无证收费、私设地锁等困扰市民的问题,让更多私家车能够 “开得出,停得下”。

      烟台停车场的 “抬杆” 之举,是城市在解决停车难题道路上的一次积极尝试。而 “一场一策” 的治理模式,正逐步为这座城市的停车难题找到破题之策,让城市的交通更加有序,市民的生活更加便捷。未来,随着城市的发展,相信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烟台将进一步优化停车资源配置,书写城市发展的新篇章。

相关资讯

推荐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