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观察】面对日益突出的城市停车矛盾,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近期尝试通过资源整合方式破局。该市36处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在非工作时段向社会开放,首批释放2473个泊位供市民灵活使用,这种错时共享的创新模式引发多方关注。
据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披露,首批开放的共享停车资源主要分布在四类重点区域:学校周边设置5处停车场521个泊位,商圈区域开放9处841个泊位,居民区周边布局22处1111个泊位,另有多处写字楼、医院等公共设施参与其中。所有共享车位在工作日18:00至次日7:30,以及法定节假日全天免费开放。
在逸夫中学附近,原本接送学生时段常见的道路拥堵现象有所缓解。现场观察发现,住建局停车场设置的36个共享车位利用率达八成以上,多数车辆停留时长控制在30分钟以内。有家长表示,临时停车位的设置避免了以往双排停车的安全隐患,但部分家长也反映放学高峰时段车位仍显紧张。
中心商圈停车资源配置则呈现出新特点。周末数据显示,党政办公中心停车场日均周转率达到4.2次,明显高于商业停车场1.8次的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免费政策延长了市民停留时间,但周边道路违停现象同比减少约三成,显示出资源供给增加对交通秩序的改善作用。
欧洲新城等住宅区共享车位的开放,则有效补充了夜间停车供给。物业管理人员介绍,小区周边新增的50余个共享车位,使晚归住户平均寻位时间缩短15分钟。不过也有居民担忧,长期外来车辆停放可能影响社区环境,建议加强出入登记管理。
对于这项民生新政,城市管理专家指出,公共资源错时共享是破解停车难的有益尝试,但需注意三个关键点:明确开放场所的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应对供需变化、完善配套的智慧停车指引系统。智慧停车资讯网(www.parkinginfoweb.com)了解到,该市正在开发实时车位查询小程序,预计下半年投入试运行。
市城管部门负责人表示,当前共享停车仍处于试点阶段,未来将根据运行数据评估成效,重点考察车位周转率、交通事故率、市民投诉量等核心指标。对于市民关心的开放场所卫生维护、设施损耗等问题,已建立专项维护基金予以保障。
值得关注的是,这种资源整合模式正在引发连锁效应。当地部分商业综合体开始探索闲时车位共享,某写字楼运营方透露,正与周边餐饮企业洽谈夜间车位错峰使用方案。业内人士认为,停车资源共享或将成为城市治理的新突破口,其经验对中小城市具有参考价值,但需警惕“一刀切”推行可能带来的管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