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崂山区相关部门了解到,位于东海路与麦岛路交汇处西南侧的麦岛路西侧停车场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将于5月1日零点正式开放。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整合了交通服务与公共空间功能,其配套的智慧停车系统将同步启用,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区域停车管理。
据现场观察,施工人员正在进行绿化景观完善和设备调试工作。这个总用地面积2.28公顷的项目采用立体空间设计:地下部分设置三层至局部四层智能停车区域,规划有155个公交专用泊位、20个大巴车位及650个小汽车位;地面打造超过2万平方米的滨海景观公园,配备艺术装置和休憩设施;空中架设观景云廊系统,实现景区间的立体连接。值得注意的是,停车场设置独立的双出入口,将公交车辆与社会车辆的通行路线分离,提升通行效率。
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智慧停车系统将提供车位引导和无感支付等服务,通过实时数据处理帮助驾驶者快速找到空闲车位,并简化缴费流程。这种数字化管理模式旨在应对旅游旺季的停车压力,特别是缓解小麦岛周边的交通拥堵问题。地面景观区域的同步开放,也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休闲空间,形成“停车+公共空间”的复合型利用模式。
作为青岛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该项目是本地首个将停车功能与公园、旅游设施结合的三维综合体。其空中云廊系统不仅增强了区域景观的连贯性,也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景点衔接路径。数据显示,2025年青岛市将停车设施建设继续列为市办实事,截至目前,全市已新开工13个公共停车场项目,34个续建项目按计划推进,其中10个项目已建成,新增泊位2200余个。智慧停车资讯网(www.parkinginfoweb.com)得知,根据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的规划,年底前还将完成原东方饭店地下、八大峡二期等停车场建设,力争全年新增公共泊位超过1万个。
业内人士分析,麦岛路西侧停车场的投用,将对沿海景区的交通组织产生示范效应。通过空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智慧化管理,这类项目在缓解停车难问题的同时,也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实践样本。随着更多同类项目的推进,青岛的城市交通服务网络和旅游配套设施将得到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