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停车联动缴费引争议,智能系统背后的管理之困

日期:2025-08-04 标签: 停车缴费 智能停车系统 浏览数: 28次

      近日,六安市启动的路内外停车联动缴费模式引发广泛关注,不少车主反映因历史欠费被公共停车场系统拦截,无法正常离场。这场围绕停车费追缴的风波,不仅暴露了城市停车管理的矛盾,也让支撑这一模式的智能设备进入公众视野。


六安停车联动缴费引争议,智能系统背后的管理之困


联动追缴引发连锁反应

      据当地车主反映,自上周六安市某泊车管理公司发布通知后,全市 19 家公共停车场(涵盖医院、商超、政务中心等)开始对拖欠道路智慧停车费的车辆实施出场拦截。无论欠费发生在何时何地,只要系统中有记录,出口的智能挡杆便会 “拒不开门”,车主需结清所有历史欠款才能通行。

      这一措施实施后,多个停车场出现拥堵情况。上周末,某商场出口因十余辆欠费车辆被拦,导致后续车辆排起长队。现场车主与保安的争执时有发生,有车主表示:“在商场停车已经缴费,却因路边停车的历史欠费被拦,这种捆绑式收费让人难以接受。” 最终,警方到场协调才得以放行。


智能设备成管理 “利器”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此次实施联动追缴的关键在于智能停车系统的互联互通。这些停车场出口的拦截设备与道路智慧停车系统相连,通过车牌识别技术快速比对车辆欠费信息。而支撑这一识别与显示功能的,正是停车场内的各类智能设备,其中车位引导屏及其外壳的稳定运行尤为重要。

      在六安某大型商超停车场,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使用的车位引导屏采用铝合金外壳,不仅能抵御日常碰撞,还具备一定的防水防尘能力,确保在潮湿环境下也能稳定显示车位信息和缴费提示。“这些设备 24 小时运转,外壳的耐用性直接关系到系统的稳定,一旦出现故障,不仅影响车主停车,也可能导致缴费信息传递失误。”

      另一家医院停车场的引导屏则采用冷钢烤漆外壳,搭配钢化玻璃面板。负责人表示,这种材质组合既能保证设备在人员密集环境下的抗冲击性,又能让车主清晰看到车位数量和缴费指引。但对于此次联动追缴,该负责人坦言:“系统是按指令执行拦截,但由此引发的纠纷确实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难度。”


六安停车联动缴费引争议,智能系统背后的管理之困


争议背后的多重困境

      除了拦截引发的不便,欠费记录查询混乱也让车主怨声载道。多位车主表示,系统显示的欠费时间和地点与实际情况不符。市民王女士被要求补缴 2023 年的一笔停车费,但她坚持当时已扫码支付,“现在拿不出证据就要交钱,感觉很不合理。” 而客服 “以系统数据为准” 的回应更让车主不满。

      法律界人士指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 26 条,经营者不得强制交易。停车场与路边停车分属不同场景,这种捆绑式追缴涉嫌违规。有律师表示:“若因强制拦截造成车主误工、车辆损坏等损失,车主可收集证据起诉索赔。”

      更令人费解的是,部分车主遭遇 “误伤”。市民张先生去年卖掉旧车,新车沿用原车牌,却因旧车的 42 元欠费被图书馆停车场拦截。“车都不在了,欠费却要新车主承担,这样的系统漏洞太离谱。”


管理与服务的平衡之思

      面对争议,涉事泊车公司称已通过告示牌进行 “温馨提示”,但记者在现场看到,停车场入口的告示牌尺寸较小,不易引起注意。该公司在官方社交媒体发起的相关话题下,几乎全是反对声音。

      交警部门透露,近期因缴费纠纷导致的停车场拥堵事件明显增加,民警在处理此类纠纷时往往陷入两难。有业内人士分析,智能停车系统的初衷是提升管理效率和用户体验,但若在应用中忽视了合理性与人性化,反而会引发新的矛盾。

      目前,六安市的停车联动缴费模式仍在实施中,如何在维护管理秩序与保障车主权益之间找到平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作为智能停车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类设备,其功能设计与应用场景的适配,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才能真正发挥技术赋能城市管理的作用。

相关资讯

推荐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