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停车资讯网
“关键词”
针对这一特点,场地自10月起尝试推出“5+2”运营模式:周一至周五聚焦通勤车辆停放,保留固定通勤泊位;周六日则联合周边商场开放错峰停车,非换乘车辆可通过预约使用闲置车位。“主要是通过后台系统切换泊位属性,不需要物理改造。”
近日,多位市民通过多种渠道向媒体反映,市区多个商场内的P+R停车区域接连出现运营问题,其中缴费系统故障导致的重复收费、导航指引混乱等情况尤为突出,让不少通勤族倍感困扰。“明明已经在P+R系统缴过费了,出商场停车场时却被拦住,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近日就修订版《停车场(库)运营服务规范》公开征求意见。此次修订重点针对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配置、摩托车停放管理、智能停车技术适配等社会关注议题,拟通过细化服务标准提升城市停车资源利用效率。
2025年是上海停车资源优化民心工程“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市已累计新增公共停车位3.25万个、错峰共享停车位4.44万个,并建成42个示范性智慧停车场。今年,上海计划再开工4500个公共停车位,
随着一种新型交通设施——P+R停车场(换乘停车场)的兴起,城市交通似乎找到了一把解锁畅通之门的钥匙。近期,南京、苏州、常州、无锡等地的多个P+R停车场相继投入运营,它们如同城市的呼吸器,为缓解交通压力、提升出行效率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近年来,城市停车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在江苏省这样的大城市中更加突出。然而,在停车便利化工程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该会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召开,截至目前,江苏省已经累计增加的公共停车泊位约108万个。
在寸土寸金的现代都市,寻找停车位正演变为一场"抢位大战"。某市交通委最新数据显示,中心城区车位缺口达42.3%,而传统停车场建设速度已跟不上机动车年均12%的增速。在这场空间争夺战中,机械停车位与自走式立体车库正成为破局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