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江津开展停车秩序专项整治:物理隔离+柔性执法双管齐下,还道于民

日期:2025-09-04 标签: 停车秩序 停车管理 浏览数: 11次

      9月4日上午,江津区南门路人行道上,几名城管工作人员正在对新安装的阻车栏杆进行最后的调试。记者在现场看到,整齐的金属栏杆沿人行道边缘铺设,将行人通行区域与非机动车道清晰分隔,过往市民纷纷表示“走路终于不用再躲车了”。据悉,这是江津区城市管理局近期启动的停车秩序专项整治行动中的重要举措,通过“硬件升级+精细管理”的组合拳,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停车乱、行路难”问题。


重庆江津开展停车秩序专项整治:物理隔离+柔性执法双管齐下,还道于民


物理隔离先行500米栏杆筑牢人行道“安全线”

      “以前这条路上,商铺门口经常停满电动车、三轮车,有时候甚至有小汽车开上人行道,老人小孩走路得贴着墙根走。”家住南门路附近的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人行道被占用的问题困扰了周边居民很久。针对这一痛点,江津区城管局优先在南门路、琅山大道、长风路等10余条重点路段推进物理隔离设施建设。

      记者从区城管局获悉,截至目前,已累计安装阻车栏杆130处,总长度约500米。这些栏杆高度约30厘米,采用防锈材质,既不会影响行人正常通行,又能有效阻挡车辆随意碾压人行道。“我们在设置前还征求了沿线商户和居民的意见,根据不同路段的人流量、道路宽度调整栏杆间距和样式,尽量兼顾安全与便捷。”区城管局市政设施科负责人介绍,除了阻车栏杆,部分路段还增设了隔离花箱、警示标识,进一步规范通行秩序。


13小时巡查+24小时响应破解“占位占道”顽疾

      硬件到位后,常态化管控成为关键。记者了解到,江津区城管局建立了“日常巡查+集中整治”的双重管控机制:每日安排执法人员从早上7点到晚上8点开展13小时不间断巡查,重点排查私占车位、一车占用多个泊位、利用杂物圈占停车位等行为;同时开通24小时投诉举报热线,市民发现违规情况可随时反映,执法人员承诺30分钟内到场处置。

      “上周我在长风路看到有人用自行车占着公共停车位,打了投诉电话后,不到20分钟城管就来了,很快就清理好了。”市民王女士对处置效率表示满意。数据显示,自专项整治行动启动以来,截至8月底,江津区城管局已累计处理各类停车违规问题700余件次,清理违规占位物品1200余件,重点路段的“占位占道”现象明显减少。


联合执法+柔性劝导执法既有力度也有温度

      在整治过程中,江津区城管局并非“一刀切”式执法,而是联合公安交巡警支队建立协同管控机制,推行“温馨提示优先、强制处罚兜底”的柔性执法模式。记者跟随执法人员在琅山大道巡查时看到,发现人行道违停车辆后,执法人员首先通过车辆预留电话发送温馨提示短信,告知车主违停危害及整改要求;15分钟后若车主仍未挪车,再依法张贴《违法停车告知单》。

      “我们坚持‘教育为先、处罚为辅’,大部分车主收到提示后都会主动挪车,真正需要贴单处罚的情况不到5%。”区城管局执法支队队长表示,截至目前,已累计发送温馨提示短信1.3万余条,现场劝离违停车辆8000余辆。这种柔性执法方式既维护了停车秩序,又减少了执法矛盾,得到了车主们的理解和支持。


供需两端发力持续完善停车服务

      对于专项整治的后续规划,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部门协作,联合街道、社区排查辖区内的闲置地块,计划在半年内新增公共停车位300余个,从供给端缓解停车压力。同时,将进一步优化智能停车管理系统,推动停车场信息联网共享,方便市民通过手机查询车位信息、预约停车,实现“精准找位、便捷停车”。

      “停车秩序整治不是短期行为,我们会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定期开展‘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该负责人强调,整治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一条人行道都成为市民脚下的“安全道”“舒心道”,让城市交通更有序、更便民。智慧停车资讯网(www.parkinginfoweb.com)在采访中感受到,随着专项整治的推进,江津区的街道变得更加整洁通畅,市民的出行获得感也在不断提升。

相关资讯

推荐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