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实地探访:乌江路从“堵心路”变“畅通路”
“以前买菜得贴着墙根走,现在推婴儿车都能顺畅通过了!”9月下旬,记者在乌江路采访时,家住附近翡翠园小区的杜阿姨指着整洁的路面感慨道。经过近一个月的专项整治,这条连接老居民区与商圈的支路已不见昔日车辆乱停的景象,机动车沿泊位有序停放,非机动车在指定区域整齐排列,曾经的“堵点”如今成了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亮点”。
▌乱象曾困扰居民:支路成“停车场”藏隐患
乌江路全长不足800米,两侧分布着3个老旧小区、12家商铺及1所幼儿园,日均人流量超2000人次。记者从金寨南路社区了解到,此前这里的停车乱象已持续数年:部分车主为图方便,将私家车直接停在人行道甚至消防通道上,最窄处仅留半米通行空间;电动自行车、共享单车则“见缝插针”挤占盲道、绿化带,幼儿园上下学时段常引发拥堵。
“去年雨季有辆车堵在消防通道,小区地下室进水时消防车差点进不来。”社区网格员李姐回忆,仅今年上半年,社区就接到停车相关投诉32起,“乱停车不仅影响出行,更藏着安全风险,必须彻底整治。”
▌联动整治:宣传先行,软硬兼施破难题
为破解这一民生痛点,稻香村街道金寨南路社区党委主动牵头,联合辖区城管执法队启动专项整治行动。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行动在正式“攻坚”前先做足了宣传引导。
“我们在5个居民微信群推送整治方案,志愿者拿着宣传手册逐户讲解。”社区负责人介绍,线下还在商铺门口、单元楼大厅张贴公告,用“堵路案例+安全法规”的方式让车主明白乱停危害。记者在社区公示栏看到,前期共收集居民建议17条,其中“增设非机动车泊位”“明确禁停区域”等建议均被纳入整治方案。
9月12日整治行动启动当天,记者在现场看到,12名社区工作人员与8名城管执法人员分成4组开展工作。“您好,这里是禁停区域,往前50米有划线泊位,我帮您指引过去。”社区工作人员王敏正劝说一名将电动车停在盲道的车主,对方很快将车辆移至新增的非机动车停车区。而在消防通道入口,城管执法人员对一辆无人看管的违停车张贴告知单,“驾驶人在现场的优先劝导,不在或拒绝配合的,严重影响通行的就联系拖车。”执法队队员张磊告诉记者。
除了现场整治,硬件升级同步推进:施工人员对28处模糊的机动车泊位线重新喷漆,在3个关键路口增设“禁停标识牌”,沿人行道边缘新增4处非机动车停车区,共划出32个规范泊位。据统计,此次行动累计劝导规范停放车辆42辆,依法处理违停机动车10辆,清理“僵尸”电动车4辆。
▌长效守护:不搞“一阵风”,建立共治机制
“整治绝不能‘雨过地皮湿’。”金寨南路社区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为巩固成效,社区与城管已建立“常态化联动巡查机制”:每周二、周五上午开展联合巡查,网格员日常巡查中发现的违停问题,可通过工作群实时对接城管处置。此外,社区还组建了“车主志愿劝导队”,由15名热心居民参与日常引导,形成“社区牵头、城管执法、居民参与”的共治格局。
智慧停车资讯网(www.parkinginfoweb.com)了解到,针对居民反映的“停车泊位仍紧张”问题,下一步相关部门将有新动作:计划在乌江路两端安装智能违停抓拍设备,通过“科技+人力”提升管理效率;同时对接周边商场、小区,梳理出18个共享车位,试点“错时停放”模式,缓解居民夜间停车压力。
“从‘治已乱’到‘防未乱’,乌江路的整治实践为老城区停车管理提供了思路。”合肥市城管部门相关人士表示,这种“社区+城管”的联动模式将逐步在全市推广,以精细化治理破解民生难题,让更多“堵心路”变成“畅通路、宜居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