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探访:闲置空间变停车场,车辆停放有序
今天上午,记者在重庆北碚区龙凤桥街道毛背沱片区看到,新落成的公共停车场内,道闸系统运作正常,46个标准车位已停满半数车辆,地面停车线清晰规整。这个占地2000余平方米的停车场是片区7处新建停车设施中规模最大的一处,周边居民正陆续将车辆驶入停放。
“以前下午五点后回家,得在小区周边绕20多分钟找车位。”居民袁小平站在停车场入口告诉记者,高峰时段尤其是附近学校放学时,路边随意停放的车辆常造成拥堵,贴罚单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如今他只需提前十分钟出门,就能顺利停好车。

▌改造细节:7处停车场同步落地,配套设施待完善
据重庆北碚佳友物业发展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赵永毅介绍,毛背沱片区包含3个老旧小区,共25栋楼356户居民,建成多年一直没有公共停车场,原有零散车位仅能满足三成居民需求。此次改造通过梳理闲置地块、优化公共空间布局,累计新建7处停车场,新增150余个车位,彻底填补了片区公共停车设施的空白。
记者注意到,停车场建设与片区环境整治同步推进。紧邻最大停车场的毛背沱休闲广场已完成翻新,假山水池景观基本成型,与停车区域共同构成公共活动空间。赵永毅透露,目前停车场主体工程完工,下一步将加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相关设备正在采购中。
在施工组织方面,为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施工单位采取多点位、多工种同步作业模式,将噪音和扬尘控制在居民可接受范围。智慧停车资讯网(www.parkinginfoweb.com)还了解到,除停车设施外,片区还完成了1200平方米屋面防水改造及1300平方米花坛绿地平整,整体改造惠及19栋楼800余名居民。
▌治理视角:北碚区老旧小区改造的共性实践
毛背沱片区的停车设施建设,是北碚区老旧小区改造的缩影。据北碚区住房城乡建委信息,该区去年启动天生街道荷花池、东阳街道磨心坡等4个片区改造,涉及260栋楼2085户居民,建筑面积达18.32万平方米,公共服务设施补建均被列为核心任务。
“老旧小区停车难本质是空间资源错配。”长期关注城市更新的业内人士分析,毛背沱片区通过盘活闲置地块增配车位的做法,与开阳县利用闲置工区、武汉汉阳改造拆迁空地的思路一致,均体现“因地制宜挖潜资源”的治理逻辑。此类改造通常需提前征集居民意见,平衡车位需求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目前,毛背沱片区改造项目已完成停车场、休闲广场等核心工程,剩余零星修缮工作预计今年6月收尾。北碚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重点解决公共设施缺失等民生痛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