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3层、457个车位!洛阳河科大一附院开元院区停车场主体工程顺利封顶

日期:2025-09-26 标签: 停车场项目 停车难 浏览数: 11次

      记者从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一局”)获悉,近日,由其承建的洛阳市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简称“河科大一附院”)开元院区停车场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全面封顶。这一节点的完成,意味着该项目从结构施工阶段转入后续机电安装、内部装修等环节,为整体工程按期交付奠定基础。


项目基本情况:地下3层布局缓解就医停车难

      智慧停车资讯网(www.parkinginfoweb.com)了解到,该停车场项目位于洛阳市洛龙区,紧邻河科大一附院开元院区。从规划设计来看,项目以地下建设为主,共设3层停车空间,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根据前期方案,项目建成后将提供457个标准停车位。

      “医院周边早晚高峰停车难是常见问题,尤其是就医车辆集中时,不少车主得在周边绕圈找车位。”家住洛龙区的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她此前陪家人到河科大一附院开元院区就诊,曾有过“找车位花了20多分钟”的经历。从这一需求来看,该停车场投入使用后,或对医院及周边区域的停车压力起到缓解作用,间接提升市民就医时的交通便利性。


地下3层、457个车位!洛阳河科大一附院开元院区停车场主体工程顺利封顶


施工难点应对:多项技术措施保障结构安全

      在项目施工现场,记者注意到,由于停车场为地下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应对超深基坑作业带来的技术挑战。中建一局施工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这一问题,项目采用“咬合式排桩+内支撑”的支护体系,同时建立每日监测机制——安排专人对基坑变形幅度、地下水位变化进行实时记录,确保基坑施工期间的结构安全。

      此外,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浇筑后易因温度变化产生裂缝,这也是地下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难题。该负责人提到,团队采用“跳仓法”对混凝土进行分区浇筑,通过控制浇筑节奏减少温度应力;同时在防水处理环节,选用具有自愈合功能的水泥基防水涂料,从材料层面提升停车场结构的耐久性与防渗性能,降低后期使用中的维护成本。


科技赋能施工:数字化工具覆盖安全与质量管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该项目施工过程中融入了多项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据介绍,施工团队引入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将其用于指导现场施工流程——通过BIM模型提前模拟机电管线的综合排布,开展碰撞检测,优化施工方案,减少实际安装过程中的调整与返工,保障安装环节一次达标。

      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项目依托中建智慧平台、星璇项目履职管理系统等数字化工具,实现对施工人员的实时定位、无感考勤,以及作业轨迹的回溯查看。“我们将施工现场划分为多个网格,每个网格明确安全责任人,结合平台数据实现全方位监测。”上述负责人表示,这种管理模式可及时发现施工中的安全隐患,降低事故风险。


地下3层、457个车位!洛阳河科大一附院开元院区停车场主体工程顺利封顶


民生工程意义:助力城市公共服务提升

      作为洛阳市重点推进的民生工程之一,该停车场项目的建设进度一直受到关注。记者从洛阳市相关部门了解到,近年来当地持续推进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医院周边停车场的完善是其中重要一环。

      “这类停车场投入使用后,不仅能缓解就医停车压力,还能减少因车辆滞留导致的周边交通拥堵,间接提升医疗服务的整体效率。”一位长期关注城市交通的业内人士分析,从长远来看,此类民生工程的落地,将进一步完善洛阳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市民生活便利度,对城市功能优化具有积极意义。

      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后续施工阶段,中建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团队将继续做好质量与安全管控,按计划推进工程建设,确保项目按期交付使用。

相关资讯

推荐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