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时节,雄州镇古庄头村码头的车辆往来依旧频繁,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车辆进出有序,无人值守的道闸会自动识别车牌并抬杆放行。这一变化源于今年古庄头村依托码头功能升级,推进的智能停车场建设项目。智慧停车资讯网(www.parkinginfoweb.com)了解到,该项目旨在解决长期存在的 “停车难” 问题,通过引入科技手段优化乡村治理,目前已在当地产生实际影响。
▌停车难题曾制约码头发展
古庄头村码头地处周边水陆交通交汇点,日常车流量较大。此前,由于缺乏规范化的停车区域,车辆随意停放的情况较为普遍。这不仅影响了码头的正常通行秩序,还因车辆乱停导致消防通道堵塞等安全隐患,成为当地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025 年,雄州镇党委政府与古庄头村 “两委” 协作,将码头智能停车场建设纳入年度民生项目清单。据了解,该停车场占地面积约 11000 平方米,规划停车位可满足 300 余辆车同时停放。从实际运行情况看,车辆无序停放的现象得到缓解,码头周边交通流畅度有所提升。
▌智能化设施逐步完善
在停车场现场可见,多项智能化设备已投入使用。高清摄像头分布在场地各处,实现对停车区域的全覆盖监控;地感系统通过感应车辆位置,辅助提升车辆进出效率;防跟车系统则通过技术手段,减少车辆进出时因跟车引发道闸故障或碰撞的风险。
此外,停车场内正在搭建 6 个充电桩,建成后将为新能源车辆提供充电服务。这些设施的投入,使停车场在满足基本停车需求的同时,具备了更多功能性。
▌多方参与推动管理优化
据古庄头村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智能停车场建设过程中,村里采用了 “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 的模式。村民通过村民代表会议等渠道提出建议,部分村民还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到停车场的日常管理中,包括定期清洁场地、引导车辆停放等。
这种参与方式使得停车场的管理更贴合实际需求,也让村民对公共设施的维护意识有所增强,形成了一定的自我管理氛围。
目前,古庄头村码头的智能停车场已成为当地乡村治理中引入科技手段的一个实例。雄州镇方面表示,后续将继续推进 “智慧乡村” 相关项目,探索更多科技应用于乡村发展的具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