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点10分,我举着手机刷人脸识别,屏幕一直显示‘识别失败’,后面送孩子上学的业主排了十几米长队。”8月3日早高峰,上海张江汤臣豪园小区业主李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当日清晨至中午,上海浦东、闵行、长宁等多区域的多个小区集中出现门禁系统失效问题,人脸识别、刷卡、密码解锁等常规开门方式均无法使用,部分小区一度只能靠保安人工登记放行,引发业主对通行效率与小区安全的担忧。
▌早高峰突发故障:多小区门禁“集体罢工”,外来人员可随意进入
8月3日上午8时许,记者接到业主报料后赶往浦东联洋花园。在小区东门,原本用于人脸识别的设备屏幕停留在“系统连接中”界面,保安王师傅正手持纸质登记本,逐一记录业主信息。“从早上6点半开始就不对劲,业主刷脸、刷卡都没反应,后来物业让我们先手工登记,优先保证业主进出。”王师傅擦着额头的汗说,早高峰时段小区三个出入口均排起长队,最长时队伍延伸到小区外的马路上,部分赶时间的业主只能绕路从侧门步行进入。
除联洋花园外,记者随后走访的张江汤臣豪园、闵行莘庄莘城苑、长宁天山星城等小区,均出现类似情况。在莘城苑小区,甚至有外卖员未登记便跟随业主进入小区。“平时外卖员都要刷身份证或报备,今天门禁坏了,谁都能进,感觉不安全。”业主陈先生告诉记者,他上午10点左右发现家门口的单元门禁也无法锁闭,已向物业反映三次,但问题仍未解决。
▌物业回应:初步判断为系统服务器短暂宕机,中午12点后逐步恢复
当日上午11时,记者联系到负责联洋花园、张江汤臣豪园等小区的物业服务企业——上海仁恒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技术部负责人张先生表示,此次门禁失效并非单个小区问题,而是公司合作的门禁系统供应商服务器出现短暂宕机,导致上海多个合作小区的门禁设备无法正常联网。
“早上7点我们就收到了系统告警,第一时间联系了供应商技术团队,对方反馈是服务器负载过高导致的故障,正在紧急扩容修复。”张先生介绍,为减少对业主的影响,物业已安排所有保安到各出入口人工值守,对业主通过房产证、身份证等证件核实身份后放行,对外来人员则要求联系业主确认后登记进入。
截至当日中午12时30分,记者从多个小区业主处了解到,门禁系统已逐步恢复正常。“12点10分左右试了下刷脸,终于能识别了,就是反应比平时慢一点。”联洋花园业主李女士说。仁恒物业也在下午1时发布公告,称所有小区门禁系统已全部恢复,对此次故障给业主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后续将与供应商协商优化服务器稳定性,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业主担忧:门禁故障暴露应急管理漏洞,呼吁物业完善备用方案
尽管问题已解决,但此次突发故障仍引发不少业主对小区门禁系统可靠性的担忧。“如果是晚上发生这种情况,人工登记效率更低,安全风险也更大。”莘城苑业主陈先生提出,物业是否有备用门禁方案,比如在系统故障时启用临时密码或机械钥匙?
对此,记者采访了上海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专家刘敏。她表示,此次事件暴露出部分物业在门禁系统管理上存在“重使用、轻应急”的问题。“现在很多小区依赖智能化门禁,但忽视了系统故障后的备用方案。”刘敏建议,物业应定期对门禁系统进行压力测试,与供应商约定故障响应时限,同时制定应急方案,如配备临时门禁钥匙、在单元门设置手动锁闭装置等,避免因系统故障导致小区安全防线“失守”。
▌延伸观察:智能化门禁成小区标配,故障频发需重视“全周期管理”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上海新建小区及老旧小区改造中,人脸识别、智能刷卡等智能化门禁已成为标配。但从公开报道来看,类似“门禁失效”的问题并非首次发生:2022年10月,上海普陀某小区曾因门禁系统软件升级失误,导致业主无法回家;2023年5月,宝山某小区因暴雨导致门禁设备短路,故障持续4小时。
“智能化设备确实提升了小区管理效率,但也需要‘全周期管理’。”刘敏提醒,物业在引入智能门禁系统时,不仅要关注设备的识别精度、便捷性,更要重视后期的维护保养、应急响应及数据安全。“比如定期检查服务器运行状态、做好数据备份、与供应商签订长期维保协议,这些都是避免故障扩大化的关键。”
截至发稿,记者尚未从门禁系统供应商处获得关于此次服务器宕机的具体原因说明。智慧停车资讯网(www.parkinginfoweb.com)将持续关注事件后续进展,以及物业方是否会出台更完善的应急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