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宜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中心城区优化停车设施管理专项行动进展。记者从会上获悉,此次行动通过泊位铲除、收费调整、共享开放等组合措施,累计优化停车泊位2840个,以“安全优先、便民利民”理念破解停车难题。

▌四类问题导向排查,摸清泊位“家底”
据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专项行动前期重点聚焦四类突出问题开展全域排查:紧邻消防栓、学校出入口等存在安全隐患的泊位;挤占行人与车辆通行空间的泊位;周边居民诉求集中、收费争议大或长期闲置的区域;以及周转率偏低的泊位。
排查数据显示,宜春中心城区172条道路现建有智慧泊位13103个,其中已建未收费泊位1729个。2022至2024年间,已优化铲除泊位891个,剩余收费泊位10483个。而此次专项行动瞄准的重点问题泊位中,影响安全的有93个、阻碍通行的118个,信访投诉集中的便民诉求泊位达986个,周转率偏低的泊位931个。
▌三项举措精准发力,实现“疏堵结合”
遵循“疏堵结合、动态优化”原则,此次行动推出三大务实举措:
安全泊位“减法”:优先铲除存在安全隐患及影响通行的泊位398个,其中包括学校周边、消防通道旁的危险泊位,从源头消除城市安全隐患。
收费政策“优化”:取消1497个公共收费泊位,其中1490个为公共区域泊位;同步调整712个泊位的收费标准,袁山公园北外侧及北2号两处停车场由一类降为四类收费区域,一小、三小、四中停车场延长免费停放时长,240个路内路侧泊位实行优惠收费。
共享资源“加法”:将银泰安置楼、状元洲、画眉小学等5处停车场调整为共享免费停车场,进一步释放公共停车资源。
▌民生效益凸显,后续建立长效机制
数据显示,此次优化后,宜春中心城区剩余收费公共停车泊位8595个。“泊位‘加减法’背后是民生‘加分项’”,发布会现场工作人员举例说明,学校周边泊位免费时长延长后,家长接送学生停车更便捷;共享免费停车场的开放,有效缓解了老旧小区“一位难求”的困境。
针对下一步工作,相关部门透露将从四方面推进: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社区宣讲、公众号解读等方式提升市民知晓率;建立停车管理服务考核体系,倒逼服务质量提升;根据市场反馈动态优化优惠措施,深化“降费惠民”成效;构建“整改建议-现场核实-责任分工”联合整治机制,确保措施落地见效。
智慧停车资讯网(www.parkinginfoweb.com)了解到,此次行动是宜春延续2022年以来“智慧停车+惠民政策”治理思路的重要举措,此前已通过推出分时段优惠套餐、新能源车辆半价等政策,累计为市民减免停车费用超16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