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停车资讯网
“关键词”
记者从安庆市政务服务中心西侧施工现场获悉,当地首个集光伏发电、储能系统与智能充电于一体的公共机构停车场EPC项目已于近日开工建设。该项目由同安控股子公司同庆智慧泊车公司投资,总金额1374万元,计划工期120天,预计2026年初投入使用。
近日,由车百会研究院与深圳引望智能联合主办的首届自动驾驶出行生态论坛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举行。来自智慧停车、充电设施、汽车后服务等多领域的企业代表与专家参会,共同探讨自动驾驶生态的协同构建路径,《2025自动驾驶出行生态白皮书》
近日,记者走进嘉陵区同庆路停车场新能源充电站,十余台智能充电桩沿场地边缘排列,充电桩指示灯交替闪烁,几位车主正对着屏幕操作手机。市民丁向阳将充电枪插入车辆接口后,低头在手机上完成支付确认,整个过程约两分钟。
阳曲县商贸新街停车场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记者在现场看到,2375平方米的场地内,新铺设的路面已投入使用,车位上方的指示灯用绿色标示空闲状态,9组充电桩有序分布在18个充电车位旁。“之前周边老旧小区没地方停车,充电得跑三公里外,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扬州以"零拥堵"的停车保障赢得外地游客点赞。数据显示,今年长假期间全市累计接待自驾游客超300万人次,而通过3年累计新增的1.2万个公共车位和智慧化管理措施,城市停车系统经受住了严峻考验。
近日,东丽区张贵庄街道华亭里社区完成6个小区内6处电动自行车车棚的升级改造。此次改造通过调整运营模式、优化硬件设施,针对性解决了居民反映的停车、充电相关问题。据了解,华亭里社区部分小区早在2021年就已建成智能电动自行车车棚,
近日,记者走访嘉兴市区发现,多个停车场项目正有序推进建设或改造,涉及新建、扩容、设施升级等多个方面。随着城市车辆保有量持续上升,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此次系列停车场升级动作,旨在通过增加泊位供给、优化管理模式,改善市民出行体验。
南昌县莲塘街道富锦社区近期完成了一项社区环境改造工程:当地武装部宿舍小区内一块长期闲置的空地,经规划改造后成为智慧停车场。这一变化不仅改变了地块此前的无序状态,也让困扰社区多年的停车难题得到实质性缓解。
开车去上海,找不到停车位、缴费流程繁琐、不清楚最新停车规定?别急,2024年至2025年,上海接连出台了多项公共停车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从设施建设到信息联网,再到具体的交通枢纽停车服务,都有了更细致的规范。无论是本地车主还是外地游客,
近年来,安徽省持续推进“便民停车行动”,通过科学规划泊位、推广立体停车、规范收费管理等多项举措,着力破解城市停车难、停车乱问题。截至2025年5月底,全省已新增城市停车泊位165.49万个,其中公共停车泊位27.97万个,超额完成阶段性目标。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薛家岛街道,一片曾经杂草丛生的闲置工地悄然蜕变。近日,珠江熙悦停车场正式投入使用,53个规整的车位与20座新能源充电桩取代了往日的杂乱景象。夜幕降临时,新安装的照明设备照亮了整齐排列的车辆,
近日,由北京市交通委组织编制修订的地方标准《停车场 (库) 运营服务规范》公开征求意见。此次修订从多个维度对停车场 (库) 运营服务进行规范与完善,旨在提升停车场运营服务质量,以适应行业发展和社会公众的新需求。在新能源汽车日益普及的当下,
近期关于智慧停车和停车场管理的政策与技术应用呈现出多地创新、全国联动的态势,以下是结合最新动态的综合分析:一、全国性政策与技术进展。二、地方实践与技术突破。三、行业趋势与技术融合。四、挑战与应对。2025年智慧停车领域呈现“政策精细化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近日就修订版《停车场(库)运营服务规范》公开征求意见。此次修订重点针对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配置、摩托车停放管理、智能停车技术适配等社会关注议题,拟通过细化服务标准提升城市停车资源利用效率。
2025年是上海停车资源优化民心工程“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市已累计新增公共停车位3.25万个、错峰共享停车位4.44万个,并建成42个示范性智慧停车场。今年,上海计划再开工4500个公共停车位,
在城市出行的诸多环节中,停车问题始终是市民关注的焦点。随着城市的发展,兰州市为了优化停车资源配置,规范停车秩序,出台了一系列停车收费政策与管理规定。这些新规不仅影响着市民的日常出行成本,也对城市的交通治理和经济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停车难,一直是困扰城市居民的“老大难”问题,尤其在中心城区的重点区域,如老旧小区、学校、医院、商圈等,停车难更是“难上加难”。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近日《关于推动中心城区重点区域停车综合治理的若干政策措施》正式发布,从规划、供给、
在城市交通拥堵与绿色出行需求日益凸显的当下,厦门交通领域迎来重大利好 —— 新增 7 家 “P+R” 停车场,为市民与游客开启全新的出行模式。“P+R”(Park and Ride),即停车换乘模式,将私家车与公共交通无缝衔接,其推广与应用对优化城市交通结构
一系列积极的改变正悄然发生,而这背后离不开娄底城管的不懈努力与精心施策。“自从增设了相关隔离设施,周边的交通状况焕然一新,孩子上学路上安全多了,我们家长也更放心。” 市民对娄星区八一新村出口至军分区十字路口路段的新变化赞不绝口。
随着江西赣州市赣县区第三中学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师生的停车需求日益增长,原有的停车设施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一问题不仅导致了校园内外交通拥堵,还带来了安全隐患,尤其是在学校南门附近的隧道区域,电动自行车随意停放的现象尤为突出。
重庆,这座山水之城,正以其独特的智慧,化解“停车难”的城市难题。2024年,主城区41处崭新的公共停车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预计释放约1.2万个泊位,旨在让车辆停得其所,让市民出行更舒心。近期,位于两江新区礼嘉组团的智慧停车佳作
在城市品质提升的背景下,解决停车难题成为关键一环。市北区积极整合资源,通过新建、续建、共享停车等多种模式,拓展停车资源。同时,结合新能源发展趋势,加速充电桩建设,全面提升城区品质,让居民出行更加便捷。
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东岗站充电桩停车场的投运,是兰州市在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又一重要进展。这一设施的启用,不仅提升了公共交通与私人出行的接驳效率,也为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充电服务。充电桩的分时段计费模式,
广富林街道的露天停车场因消防升级工程而引起的充电桩使用不便问题,终于得到了妥善解决。居民们反映,位于轨交9号线松江大学城站附近的停车场,虽已安装充电桩,但由于消防升级工程的延迟,导致充电桩无法正常服务,影响了居民日常出行。
一场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革命悄然兴起,为农村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出行体验。随着173个充电桩在乡村的正式启用,村民不再为寻找充电站而烦恼,家门口充电成为现实。“曾经,每次送客人到乡村,我都担心回程时找不到充电桩,”
专家委员会委员颜景辉表示,这一政策可视为对以旧换新政策的深化和具体落实。不仅可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下乡发展,还能促进相关产业链,如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下乡布局。这一举措有望激发汽车市场的消费热情。新能源车型涵盖了小鹏、
近日,浦东一小区的居民抱怨他们的停车位被贴上了“违停单”。原来,这个小区的停车位正在进行改造,增加了电动车充电设施。然而,燃油车的主人没有被提前告知,停放在充电车位上被认定为违停。居民们觉得不公平,
新能源汽车出行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但是不时困扰着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问题。然而,不用担心了!根据最新消息,广西将在2024年采取大动作,为新能源车主提供更好的充电服务。在此之前,广西高速公路的服务区充电桩数量有限,
彭浦新村街场中路2401弄小区,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等单位的配合下,通过党建引领,在小区内建成了一个公共充电桩项目,以缓解居民遇到的“停车难”、“充电难”的烦恼。该项目以小区微治理的方式解决了民生问题,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停车位需求急剧增加,造成了严重的停车难问题。为了解决居民们的困扰,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政府采取积极措施,盘活政府楼东侧土地资源,并新建了一座大型停车场。利通区政府在主题教育开展过程中,
国网黑龙江营销服务中心在漠河建立了电能计量采集设备极端环境(高寒)运行与智能检测实验室,成功完成了充电桩检定能力建设。这一能力建设填补了我国在高严寒环境下充电桩长期运行特性评价方面的空白。
近年来,公共停车场建设成为河南省漯河市解决停车难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施政重点,并以小切口撬动民生大改善。通过增加公共停车位供给、改善停车环境,河南省漯河市政府努力提升居民的满意度,
近日,百胜智能停车作为一家停车充电服务商,在行业内获得了“停充一体化技术创新企业”奖的认可。就在前不久,由中国停车网和《城市停车》主办,四川成都举办了由成都市停车行业协会支持的首届“2023年公共停车充电一体化研讨会”。
近年来,中国停车行业正迅速迈向智慧化时代。其中,路外智慧停车系统成为封闭式停车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出入口系统、车位引导设备、充电车位管理设备以及相应的管理平台。在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停车网发布的路外智慧停车系统采购项目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传统停车位管理方式存在诸多弊端,车主常常面临寻找车位难、停车引导不明确、缴费繁琐等问题。而智能停车位借助物联网、传感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如同为停车位装上了 “智慧大脑”。通过在车位上安装地磁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设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停车难问题已成为城市管理的一大挑战。停车场运营管理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环节,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政策的引导以及市场需求的推动,共同塑造了停车场运营管理的新趋势。
智慧停车场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对停车场进行智能化改造和管理的系统。其目标是提高停车效率,优化停车体验,减少交通拥堵,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并实现停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最新技术在智慧停车场中的应用
京能新能源7kW交流立柱式充电桩具有特定控制、显示、通信功能,将交流电能量直接传送到新 能源电动汽车上的充电设施总称。个性定制:原创外观,可选性广泛灵活,提供多种版本。智能友好:根据不同版本,可选择多种充电方式